搜索
搜索内容

领跑热线:0752-6380290

 

>
>
读经,还是“毒经”?

读经,还是“毒经”?

浏览量
【摘要】:

编者按

3月7日晚,罗浮国附“家长网络课堂”开课,罗浮山国学院附属学校董事长李志峰走进直播间,作《国学现代化》学术讲座,给家长朋友们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


以下为讲座内容实录:

 

01
国学是复兴,不是复古

 

关于国学,我想大家一定会有自己的认识,到底什么是国学?这个词在社会上没有一个标准的解释。

按照曾教授的说法呢,国学就是花样,每个民族有每个民族的花样,每个国家有每个国家的花,你看印度有印度的花样,埃及有埃及的花样,大家有没有想到阿拉伯他们穿成那个样子,那是他们的花样。

国学就是中国的学问,那就是中国的花样。

到底什么是中国的花样呢?我想大家一听这个问题,就觉得中国的花样好像太多了。你看别的国家办奥运会都是一个吉祥物,但是到了中国办奥运会的时候竟然是五个吉祥物。

为什么有五个吉祥物?就是因为我们中国的花样太多了。一个吉祥物不足以代表这些文化,所以中华文化大家说起来都叫做博大精深,无所不包。

 

对于国学的解释,我不做过多的阐述,我们今天只是说国学到底应该怎么样来教?

其实对于国学怎么来教这一点,我们中共中央在2017年1月25日发布了一个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这个里面讲得很清楚的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长河当中所积累下来所有精华。而国学在这里中央命名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八个字就是在近百年来大家探讨国学之后的完整出处。

那么在这里面,中共中央非常明确地指出,未来国学到底应该怎么教:国学是复兴,不是复古

我觉得我讲这句话很多教育界的同仁会有感触。那请问什么叫复古?我们现在可以复古吗?当然不可以!中国从夏商周远古走来,一直走到现在,我们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的车轮一直在往前走,从来没有往回走过。

 

02
国学教育的三大乱象

 

 

我为什么今天要提,国学这次是要复兴,不是复古呢?

因为在过去的接近三十年的时间里面,所有的国学教育体系有三个相对比较大的乱象,引起了政府的重视,也引起了民间很大的反感。

这个反感我不敢说它给国学抹黑,但是最起码证明这三种方式不是国学最好的传送方式,更不是国学现代化,他们走的路就类似于国学的复古化。

哪三种呢?

第一纯读经。我想大家很清楚有一个派别专门纯读经,而且还给他起了非常标准的名字,叫老大纯。老是、大量、纯粹读经。老是读经,就是只能读经,不能干别的;大量读经,就每天读经要超过八小时以上;纯粹读经就是除了读经以外不能学习其他内容,怕其他的内容污染圣贤的经典。

这个大家稍微动脑筋,一听就觉得不对呀。朋友们,就是因为这个不对的老大纯读经在过去三十年里面,几乎是国学教育的代名词。

当然,我非常痛心的是,我在罗浮山国学院附属学校工作的这三年多的时间里面,我面对面见过的,读经出了问题的孩子不下一百个,问题之多之复杂,之难以相信,今天不在这里赘述。

但是我们很清楚,大家自己都会开车,假如说我给你一本司机驾驶手册,你把这本驾驶手册从头到尾背完了,难道就会开车了吗?你肯定哈哈大笑,说不会呀,不可能啊。

是的,你看给你一个驾驶手册,你把它背会了,会开车这件事你不相信。但是你竟然能相信把《论语》背会了,就可以做圣贤,这就是纯读经这个过去三十年时间里面所留下来的结果。

所以现在政府已经出手,把一些纯读经的机构坚决取缔,因为他们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而且在三十年的实践当中,没有给社会做更多的贡献,反而引来了无数的麻烦。

第二重载体。这一点不像第一个那么的直接,比方说一些学琴棋书画,一些学武术一些,甚至是跟一些非遗相关的这个私塾,他们更多的是重载体。

中华文化刚才讲了博大精深,我觉得比方说我们的京剧,我们的书法,我们的武术,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统统都是文化的载体,它不是文化的本心,文化的载体和文化的本身,一个是实一个是虚,实的这些他是承载了中华文化。

你比如说看我们的国画,我们习惯留白,但是西方的油画就是他一定要把每个地方要画满。我们的这个可能两笔放下去以后,那个白色的纸和这两笔就形成一个很美的画。

那你说这个什么是中华文化呢?那两笔画是中华文化?不,那两笔画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整幅画合在一起那个背后的思路才是中华文化。
所以,我认为孩子们掌握一项技能非常好,但是如果让孩子们一头扎进文化玻璃的的载体里面去,去重载体,而忘记了它的这个精神,或者是说你重视一个物体表面的现状,而忽略了这个物体的灵魂的话,我认为是不可取的。

第三泛宗教。这个是从另外一个程度上更严重的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就是泛宗教。不管是哪个宗教,都是不能触碰到基础教育的,但是在过去的三十年时间里面,国学教育有很多家长喜欢某种宗教,也就会喜欢孩子去信某种宗教,也有很多机构就去做这样的宗教。

但是,中华民族不是说没有信仰,中华民族在八千年的历史当中是没有宗教的。从伏羲氏一画开天,到现在咱们的国家没有国教。为什么?

因为中国的文化本身就是道德文化。中国的文化本身就和道相连,所有的宗教都是指向道的那一只手。所以所有信宗教的人,都是在信这只手。但是中华文化从伏羲氏开始,就一画开天,就没有把我们中华民族引入到迷信的这个境界,而是直接信的道。

所以说我觉得两句话我们要分好:中华民族没有宗教,但是中华民族非常有信仰!

中华民族信仰什么?中华民族信仰天理良心,天理良心是什么?天理良心就是道。所以如果我们的孩子现在在学习机构里边,就跟宗教相接触的话,那这个教育机构,我相信它一定是不合格的。

 

03
中华文化怎样去传承?

 

 

正是因为在几十年的国学教育当中有了纯读经、有了重载体,有个泛宗教这样的机构,所以国家才有了这样的一个规范的工程文件。

在这个工程文件里面,其实中央给出的非常非常好的国学教育的方法,或者叫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十个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他这两句话,一下子就把我们传承这两个字的含义说得非常清楚。为什么呢?你看,中央的文件叫传承工程,传是传授,承是继承,一个传一个承,一个阴,一个阳。

我们需要把国学传递给孩子,但同时孩子怎么样从我们这里接过去?如果我们老师大量的读经接过去,孩子满肚子都是竹子,他怎么去面对未来的世界?
如果我们传给孩子的都是六艺,都是琴棋书画,都是吹拉弹唱,那我们的孩子是需要以一个什么样的身份来面对未来?

如果现在开始,我们就给孩子灌输宗教信仰,未来的孩子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信仰自由,但是在他未成年的时候,我们作为教育者,灌输给这样的这个宗教观念就不是平常心。

 

04
国学现代化的三个层次

 

 

我们怎么样把传承这两个字落实到咱们学校的孩子?

这一点曾教授功德无量,他在临终前安排自己的小儿子曾以仁老师特意到学校,把他对于经典教学的三个层次,当时以易经为例,给我们做了讲解和安排。

他说,经典的第一层叫诵读易;诵读易的上面呢叫生活易;生活易再往下呢,是感通易。诵读易是第一层,孩子们必须要把易经在黄金背诵年龄背下来。

生活易是说易经是活的,因为易有三易:变易、不易、简易。它变易的部分就是我们刚才说这部分,一直在变易;不易的部分呢,是指从伏羲开始到现在一直都没有变,这个是我们生活当中的道理。

所以易经虽然是八千年以前的智慧,但是现在依然管用。我们怎么样让孩子在现在的生活里面去体会到易经在生活中的道理,这叫生活易。

最高的一个层次叫感通易。感通的易经,就是我学了易经以后,我知道这个文化之后,我会读懂中国人,我会读懂中国文化,会读懂中国式,这就叫感通。

慈悲的曾教授亲口告诉我们,在学校里面要做诵读易,就是让孩子们在最黄金的年龄把这些话背会。同时要做生活易,生活易也就是让孩子们在生活当中感悟易经的道理。最后让孩子们离开校园的时候,心里装着诵读易的种子,浑身感觉到生活的道理,到社会上去感通易经。

三年多下来,我们在走这个这个过程当中,我突然发现,这个诵读易生活易感通易不正好是知道悟道和行道吗?

诵读易,就是让孩子从不知道变成知道,你看这叫知道。所以中华文化道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道法自然。道是中华文化的根源。

那么,生活易呢,生活易不就是让孩子在生活当中去感悟这个道理?感通易就是让孩子们肚子里装满了诵读的易经,浑身充满了生活的易经,然后到社会里边去行易经,这不就是行道吗?

所以我们认为,学现代化的三个层次,就是知道道和行道。

国学现代化就是把中华文化那一个不易的部分,通过最简易的方式,让孩子们能知道,让孩子们能悟道,最后孩子们可以终身行道。如果能做到让孩子终身行道,那作为教育工作者是功德无量。

所以我想,罗浮山国学院附属学校的全体老师们,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去传播这样的智慧,是无比幸福的!

曾教授胞弟曾仕良教授,次子曾以仁老师再聚罗浮山!
泰学4月国学现代化育人课程!
泰学现代化课程走进佛山!
镜指苍穹,科探宇宙:泰学小学天文台盛大启幕!
上一页
1
2
...
27

了解更多资讯